“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韧性依旧强劲


发布时间:

2020-01-09

在新发展格局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发展制造业,不仅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把制造业的总量进一步提升,更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部长通道”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   “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久久为功、不断坚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坚持改革开放。国际产业链全球化、国际产业分工是大势所趋,所以,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和各方的合作,实现更加国际化的发展。”肖亚庆说。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工信厅厅长李涛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工业和信息化的发展情况对“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   “围绕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是供需矛盾的焦点所在,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工业和信息化一定会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李涛指出。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三五”时期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成绩印证了我国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大潜力,这为“十四五”时期新能源汽车发展增加了信心。   “2015年,我国只有42万辆新能源汽车,到2020年增长到492万辆,短短5年的时间里,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扩大了10倍。2020年在补贴退坡、疫情变化、乘用车市场销量持续走低的影响下,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提升了10.9%,呈现了逆市上扬态势,显示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大潜力。”张天任表示。   “‘十三五’期间,我们在数字基础技术、数字核心产业、数字赋能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集成电路、光学电子、智能终端等数字经济制造业核心产业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等蓬勃演进。在此基础上,‘十四五’时期5G技术将发展为更大的产业,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将推向新高潮,带动传统制造业进一步改造提升。”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市经信局局长张世方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对“十四五”开局之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发展充满信心。   “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5G网络,累计建设开通5G基站超过71万个。其中仅中国移动就开通5G基站超过39万个,为全国所有地级市和部分重点县城提供5G服务,发展5G套餐客户超过1.65亿户。”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副总经理赵大春介绍说,5G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具有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的技术特性,与安全生产的融合,将催生大量新型行业应用,极大提升安全生产信息化水平。   “‘十四五’时期,中国制造业将抓住机会迅速补齐短板。”全国政协常委,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斯泽夫在委员通道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斯泽夫介绍,中国制造业已经连续11年居世界第一,并在许多行业令人称赞。如工程机械,在全世界非常有竞争力;水电、火电、核电的制造能力和制造水平,均属世界一流。以哈电集团为例,已经大踏步走出国门,与全球大公司同台竞技。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表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战略任务。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我国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再次证明制造业对大国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意义。必须进一步强调制造业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抓紧抓好,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步伐,保护我国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保护好几十年来攒下的家底。   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成新增长点   对于“十四五”时期工业和信息化哪些细分领域将成为新的增长动力,代表委员们结合各自领域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在内的新型基础建设,代表委员们认为,在新基建的东风下,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等行业将会率先破局。   “我国从去年开始,加快布局新基建。‘十四五’时期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仍将加快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此前提下,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产业将会率先破局,实现良好开局。”全国人大代表、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潘保春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李涛则认为,“十四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最可能在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扩大内需战略、推动制造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率先破局。   李涛指出,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现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应用生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培育发展服务型制造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向产业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因此,在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方面有望率先取得突破。   此外,随着信息消费和智能家电、智能终端等新型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在发展适应消费升级的新型消费品、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等方面也有望率先破局。   张天任认为,“十四五”期间,新能源汽车产业具备率先破局的实力。他指出,新能源汽车将继续如火如荼地发展:市场需求方面,限购的特大城市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还将不断加强,同时县乡一级的下沉市场潜力也将被逐步挖掘。“利好政策不仅会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还体现了对完善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重视,对产业的整体发展非常有利。”   “如果做得好,3到5年后,中国会形成自己的差异化竞争力。”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在接受《中国电子报》采访时表示。他认为,中国在消费互联网包括移动支付方面,应该说走在世界前列。在工业互联网领域,中国仍然有这样的优势,近期工信部印发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非常贴合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现状。   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创新中心主任李金波在接受《中国电子报》采访时表示,在“十四五”期间,工业互联网对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产业,在赋能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政府管理方面前景巨大,利用“内循环”的优势,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万亿元。   科技创新打造产业发展新动能   “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企业等社会主体应该如何做?社会各界围绕这一议题展开热烈讨论。社会各界人士纷纷肯定科技创新对“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的重要作用。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带来的效率提升。”全国政协委员、佳都科技董事长兼CEO刘伟表示,展望“十四五”,自动驾驶、智慧城市等领域有望加快发展,这更加需要科技工作者在基础研究、基础技术和底层创新上下工夫。   “我国迫切需要完善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切实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科技工作者要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郝跃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视频会议发言时表示。他建议,“十四五”期间,对于事关国家长远竞争力的核心关键领域要全面加强科技创新部署。面向长远目标,形成系统性的布局和前瞻性的储备技术。   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表示,“十四五”时期,数字化转型迎来重要机遇,企业要发挥创新能动性,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不断夯实国家网络安全基础。“加快数字化发展,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着力点和有效路径。”   潘保春认为,保持强大的创新能力,企业需要持续修炼内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不断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发展;二是要推动电子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一方面要大力推进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建设与发展,攻克核心技术,强化关键环节,着力打造产业生态链,促进电子信息产业与各个行业领域的高度融合发展。另一方面,要全面强化企业信息化建设,推动实施建设智慧工厂、数字化车间和产业数据生态,拓宽产业应用领域,从而推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他对记者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李东生表示,“在新型显示技术方面,我们要从‘显示大国’变成‘显示强国’,还需要努力。‘显示强国’主要体现在技术进步和新产品技术的开发上。”李东生在采访中坦言,新型显示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市场的扩张,更多要靠技术创新来驱动。此外,还需加强产业链的配套能力,尤其是关键核心材料和核心装备。   “翻开‘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连续四篇都和科技企业相关,这令我很激动。”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将继续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支持,特别是重视基础研发,这让他对国家在核心技术方面继续取得重大突破充满了信心。“作为科技企业界代表,我相信,在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指引和激励下,中国的科创产业将展现出更强的创新活力,为报告多次强调的‘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此外,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提出,企业创新工作中人才队伍建设也十分重要。“加快产业人才培育,加强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将推动工业和信息化在‘十四五’期间良好发展。”杨元庆说,“希望通过一系列政策扶持,能够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紫领’人才,在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中发挥出更大的才能,支撑‘中国智造’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创新,最重要的还是要解决人才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也谈到了人才培养对企业创新的重要性。她认为,企业应该坚持自主培养人才的发展路径:“这个过程需要的是投入,资金投入、时间投入。我们不可能一夜之间干成一个伟大的事业,这需要有一个沉淀的过程。”董明珠表示,给年轻人搭建创造创新的平台,让他们有时间去锻炼和积淀,最终形成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

在新发展格局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发展制造业,不仅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把制造业的总量进一步提升,更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工信部部长肖亚庆在“部长通道”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

  “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久久为功、不断坚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要坚持改革开放。国际产业链全球化、国际产业分工是大势所趋,所以,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和各方的合作,实现更加国际化的发展。”肖亚庆说。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工信厅厅长李涛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工业和信息化的发展情况对“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

  “围绕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是供需矛盾的焦点所在,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战场,工业和信息化一定会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李涛指出。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十三五”时期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成绩印证了我国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大潜力,这为“十四五”时期新能源汽车发展增加了信心。

  “2015年,我国只有42万辆新能源汽车,到2020年增长到492万辆,短短5年的时间里,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扩大了10倍。2020年在补贴退坡、疫情变化、乘用车市场销量持续走低的影响下,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提升了10.9%,呈现了逆市上扬态势,显示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强大潜力。”张天任表示。

  “‘十三五’期间,我们在数字基础技术、数字核心产业、数字赋能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集成电路、光学电子、智能终端等数字经济制造业核心产业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等蓬勃演进。在此基础上,‘十四五’时期5G技术将发展为更大的产业,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将推向新高潮,带动传统制造业进一步改造提升。”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市经信局局长张世方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对“十四五”开局之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发展充满信心。

  “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5G网络,累计建设开通5G基站超过71万个。其中仅中国移动就开通5G基站超过39万个,为全国所有地级市和部分重点县城提供5G服务,发展5G套餐客户超过1.65亿户。”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副总经理赵大春介绍说,5G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具有大带宽、低时延、广连接的技术特性,与安全生产的融合,将催生大量新型行业应用,极大提升安全生产信息化水平。

  “‘十四五’时期,中国制造业将抓住机会迅速补齐短板。”全国政协常委,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斯泽夫在委员通道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斯泽夫介绍,中国制造业已经连续11年居世界第一,并在许多行业令人称赞。如工程机械,在全世界非常有竞争力;水电、火电、核电的制造能力和制造水平,均属世界一流。以哈电集团为例,已经大踏步走出国门,与全球大公司同台竞技。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表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战略任务。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我国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再次证明制造业对大国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意义。必须进一步强调制造业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抓紧抓好,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步伐,保护我国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保护好几十年来攒下的家底。

  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成新增长点

  对于“十四五”时期工业和信息化哪些细分领域将成为新的增长动力,代表委员们结合各自领域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在内的新型基础建设,代表委员们认为,在新基建的东风下,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等行业将会率先破局。

  “我国从去年开始,加快布局新基建。‘十四五’时期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仍将加快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此前提下,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产业将会率先破局,实现良好开局。”全国人大代表、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潘保春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李涛则认为,“十四五”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最可能在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扩大内需战略、推动制造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率先破局。

  李涛指出,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现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应用生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培育发展服务型制造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向产业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因此,在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方面有望率先取得突破。

  此外,随着信息消费和智能家电、智能终端等新型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在发展适应消费升级的新型消费品、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等方面也有望率先破局。

  张天任认为,“十四五”期间,新能源汽车产业具备率先破局的实力。他指出,新能源汽车将继续如火如荼地发展:市场需求方面,限购的特大城市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还将不断加强,同时县乡一级的下沉市场潜力也将被逐步挖掘。“利好政策不仅会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还体现了对完善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重视,对产业的整体发展非常有利。”

  “如果做得好,3到5年后,中国会形成自己的差异化竞争力。”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在接受《中国电子报》采访时表示。他认为,中国在消费互联网包括移动支付方面,应该说走在世界前列。在工业互联网领域,中国仍然有这样的优势,近期工信部印发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非常贴合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现状。

  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创新中心主任李金波在接受《中国电子报》采访时表示,在“十四五”期间,工业互联网对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应用产业,在赋能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政府管理方面前景巨大,利用“内循环”的优势,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万亿元。

  科技创新打造产业发展新动能

  “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企业等社会主体应该如何做?社会各界围绕这一议题展开热烈讨论。社会各界人士纷纷肯定科技创新对“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的重要作用。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带来的效率提升。”全国政协委员、佳都科技董事长兼CEO刘伟表示,展望“十四五”,自动驾驶、智慧城市等领域有望加快发展,这更加需要科技工作者在基础研究、基础技术和底层创新上下工夫。

  “我国迫切需要完善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切实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科技工作者要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郝跃在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视频会议发言时表示。他建议,“十四五”期间,对于事关国家长远竞争力的核心关键领域要全面加强科技创新部署。面向长远目标,形成系统性的布局和前瞻性的储备技术。

  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董事长周鸿祎表示,“十四五”时期,数字化转型迎来重要机遇,企业要发挥创新能动性,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不断夯实国家网络安全基础。“加快数字化发展,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着力点和有效路径。”

  潘保春认为,保持强大的创新能力,企业需要持续修炼内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要不断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发展;二是要推动电子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推进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一方面要大力推进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建设与发展,攻克核心技术,强化关键环节,着力打造产业生态链,促进电子信息产业与各个行业领域的高度融合发展。另一方面,要全面强化企业信息化建设,推动实施建设智慧工厂、数字化车间和产业数据生态,拓宽产业应用领域,从而推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他对记者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李东生表示,“在新型显示技术方面,我们要从‘显示大国’变成‘显示强国’,还需要努力。‘显示强国’主要体现在技术进步和新产品技术的开发上。”李东生在采访中坦言,新型显示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市场的扩张,更多要靠技术创新来驱动。此外,还需加强产业链的配套能力,尤其是关键核心材料和核心装备。

  “翻开‘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连续四篇都和科技企业相关,这令我很激动。”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将继续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支持,特别是重视基础研发,这让他对国家在核心技术方面继续取得重大突破充满了信心。“作为科技企业界代表,我相信,在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指引和激励下,中国的科创产业将展现出更强的创新活力,为报告多次强调的‘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此外,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提出,企业创新工作中人才队伍建设也十分重要。“加快产业人才培育,加强工程技术人才队伍将推动工业和信息化在‘十四五’期间良好发展。”杨元庆说,“希望通过一系列政策扶持,能够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紫领’人才,在数字化、智能化浪潮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中发挥出更大的才能,支撑‘中国智造’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创新,最重要的还是要解决人才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也谈到了人才培养对企业创新的重要性。她认为,企业应该坚持自主培养人才的发展路径:“这个过程需要的是投入,资金投入、时间投入。我们不可能一夜之间干成一个伟大的事业,这需要有一个沉淀的过程。”董明珠表示,给年轻人搭建创造创新的平台,让他们有时间去锻炼和积淀,最终形成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